### 起源
#### 前几天和一个老朋友聊天
对话大概是这样的:
```
我问她:想月薪过万吗?
她回答说:没有学历,没有经验,没有人脉。
然后我发了一篇本文主角的相关文章给她。
她回答说:不要学编程,我就想会一点点电脑就行了
```
### 主角闪亮登场 - - 孙玲

## 家庭背景

孙玲来自湖南娄底的一个农村家庭,爸爸曾是木工,后来在机器化进程中被淘汰,妈妈会踩缝纫机,但在农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家境比较困难。孙玲的哥哥与她读同年级,小学毕业后,哥哥宁可跪在雪地里也不愿意去读初中,谁也劝不动。虽然孙玲心里想继续读书,但她父亲看到哥哥如此抗拒读书,也让她一起停学了。
停学后,她跟舅舅学了三个月理发,第一次剪发剪坏了,只能将客人的头剃光才能修复发型,便没有兴趣继续学下去,只好放弃。之后,她回家跟着父母拿锄头下地干农活。务农每天要消耗大量体力,太辛苦,她还是想回到学校学习。一年后,在孙玲的要求下,父母同意她复学,中考考上了县城排名第三的高中。
高三时,学校把愿意继续上学的学生,拆分到各个复读班,就这样将就上完高三。三年感觉什么都没做,玩没玩好,书也没读好,高考分数是399,二本线都没到,2009年勉强算是顺利高中毕业。
高考完后,郴州有个北大青鸟软件培训机构,在我们学校推广7天免费夏令营的活动。我想反正闲着没事,并且是免费学习,就去报名参加,7天学习,了解到电脑这个我曾今无法触及的神秘事物,课堂上的PPT在我眼里都很酷。回去后就找爸妈商量,送我去这个培训学校学习软件。但家里恰好出事,我哥开着摩托车出事,姑姑摔伤住进医院,需要住院治疗,本来家境不咋地,再来这么个意外,哪有钱再让我去学习,只好死心。那时在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,我想去多多了解与电脑相关的事情。
## 厂妹

2009年7月21日,孙玲清楚地记得那一天,她与一位同班同学结伴,坐了14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抵达深圳西站。下了火车又坐上公交,从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深圳的高楼大厦活现在她眼前,但因为晕车,她根本无心观察窗外的城市景观,最后昏昏沉沉地到了堂哥工作的工厂。
孙玲最初在电池厂上班,负责电池正负极的检测。她被安排上晚班,需要强行颠倒生物钟。工厂环境封闭,甚至都没有一扇窗,夜晚和黎明的更替,多数时候让人浑然不觉。在19岁的孙玲看来,工厂像个巨大的齿轮,轮转不歇。一天12个小时重复做着不喜欢的事情,她确信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,“现实和想象完全是天差地别,那时生活极其单调,没有丝毫价值感,在外面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,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”。孙玲在工厂做了几个月就想“逃离”,她想去学点什么、做点什么,跳脱出那个并不属于她的环境。
## 自学之路
* 2010年5月,开始学习软件相关的课程(HTML,SQL,Java...),第一期时长大概是四个月的样子。上午理论课,下午上机操作练习,晚上我给自己在肯德基找了一份兼职,从晚上六点开始,到11点结束。7块钱一个小时,挣的钱恰好够我生活。第一学期的生活很充实,在新环境下能够生活下去就足够了,没有时间去担心身边有没有朋友,有没有温暖,只是觉得每天时间过得太快。
第一期学习完后,我就没有钱支撑继续报第二、三期课程。我尝试去找过相关的工作,甚至文员工作(心里想着有电脑就行),很不幸运没有公司愿意提供机会。之后了解到另外一个培训机构提供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,就开始去了解,发现恰好符合我的条件,提供分期付款,可以工作挣钱生活还学费,还可以学习。
* 2010年10月,开始边工作边学习。周三、周五晚上,周日下午上课,其他时间在114百事通做电话客服,主要工作就是接电话给人订饭店,靠单挣钱,有时工资一个月能拿到2300左右的样子,好景不长,做了四个月,就被炒了鱿鱼,当时在工作上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,我也不打算隐瞒我做错了什么,我耍小聪明利用了一些技术上的小漏洞,去抢别人的单。。。
* 2011年3月,又开始找工作,周三、周五晚上7点上课,合适的工作有点不好找,不想占用我的上课时间,最后发觉只有工厂里的工作时间固定,工资稍微比其他服务行业也要好一点。找到一个Phillip电子工厂里上班的工作,现在已经不记得工作内容具体是做什么。
第三期的学费更贵了一些,当时钱不够,我已经付不出学费的首付,也借不到钱。申请了一张额度为3000的招行信用卡,开通分期还款,之后靠工资分期还剩下的部分以及每个月信用卡的还款额,就这样维持到了毕业,那时是2011年8月底。
## 进入IT行业工作
2011年9月,开始进入IT行业工作,朝九晚六,周末双薪,试用期拿着3000元的工资,转正后4000。在刚刚高中毕业的时候,心里有一个“白领梦”,周末工作要双薪,月工资3000,此时此刻,恰好圆梦。只有我知道,这一切对我来说并不容易。
稳定的生活开始趋向简单,公司,住所两点一线。几乎没有什么爱好,偶尔打打羽毛球。除去租房,生活费,再加上还信用卡,每个月所剩无几。为了自己更加“富足”些,记得当时候还在哈根达斯找了一份晚上的兼职,10块钱一个小时,做了两个月就没做了。

从高中毕业的时候开始,她心里就有一个“白领梦”,希望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,在一个有窗户的办公室里工作。那一次,她终于实现了,与电脑打交道,周末双休,拿稳定的薪水,这一切全都符合她对理想工作的期许。第一次走进办公室,坐在电脑对面,看着屏幕上倒映的自己的面孔时,孙玲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车间流水线了,生活慢慢开始走上正轨,“两年来所有的艰苦都值得”。
## 英语打开了新世界
* 2012年4月,开始学习英语,当时报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培训班。将近三万的学费,现在回想起来,我真不知道是什么驱使我去学习。培训机构恰好跟招行有合作,不需要一次性还清,信用卡分期付款,每个月还款日还款就可以。
* 2014年6月,孙玲偶然当了一场英语公益活动的志愿者,认识了现场的外国主持人,还被拉进了一个群,群里的人给孙玲介绍关于飞盘运动的知识,令她渐渐对玩飞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##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
* 16年7月份换工作的时候,在拉勾网上无意中看到一个招聘,招赴美带薪实习的程序员。当时很好奇,打电话问了下,了解到这是中国的一个招生代理机构在拉勾网上po项目,是一所美国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的硕士项目,盘算一下发现自己资金不够,保留对方qq联系方式,就此搁置
* 2016年圣诞节,朋友们拉她去参加派对,大家喝了点酒,心愿越说越多,孙玲拿了一张小卡片,在上面写下“希望可以去国外工作或者生活一年”,然后将卡片挂在圣诞树上,“当时没有想那么多,只是想到国外可以练习英语,也想经历更多,给自己增加人生体验”。

* 2017年初,心中有出国的想法,就想到了去年7月份看到的招聘广告,开始仔细了解这到底是个什么项目具体情况,需要什么入学条件,需要多少钱等等。我应该符合申请条件,入学申请一要有工作经验,二要有本科学位,三要有可以正常沟通的英语口语能力,四要能够支付第一期学费的首付和生活费。
孙玲开始提高我的英语水平以及存钱,设定两个目标,到17年的九月份,1.雅思要过5.5, 2.存款10万。这个学校不要求有雅思成绩,但我想通过雅思来测试自己的水平,雅思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样子,就去考了,结果就是5.5,关于存款到了9月份,我自己存了12万。从17年6月份,开始在网上自己申请,准备资料,准备申请过程中的口语面试和技术面试,中间也遇到一些问题,走了一些弯路,最终如愿申请通过,通知10.27号入学。
* 2018年10月开始在美国纽约很不错的办公室里做程序员

* 2019年12月1日有幸站在2019 Shenzhen TEDx年度大会上,我也算是一个一次性讲者

在她最近的博客里有提到:2020年3月份因为家事回国,因为疫情丢了美国的工作
南方周末有一刊:[女孩孙玲致2049年的自己](http://www.infzm.com/content/160596)
(素材来源:网络)
### 她的公众号

感悟:我看过许多励志故事,唯独她的故事最真切,触动人心。希望她的故事可以激励你你。问问自己喜欢什么,然后朝着那个目标努力向前!奋斗吧! 少年们!

她从厂妹做到纽约高薪程序员